釉上彩——指在已燒好的素器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jīng)600~900℃的溫度烘烤而成,因彩繪在釉上,故名。早見于宋代,明清景德鎮(zhèn)窯釉上彩廣泛應用,品種有斗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等。
南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宋室南遷后設立的專燒宮廷用瓷的窯場。前期設在龍泉(今浙江龍泉大窯、金村、溪口一帶),后期設在臨安郊壇下(今浙江杭州南郊烏龜山麓)。兩窯燒制的器物胎、釉特征非常一致,難分彼此,均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鐵足"之稱。16世紀末,龍泉青瓷在法國 場上出現(xiàn),轟動整個法蘭西,由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稱呼它,只得用歐洲名劇《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的青色長袍來比喻,于是"雪拉同"成為青瓷的代名詞。當今龍泉窯又有新的發(fā)展。杭州南宋官窯遺址建立了南宋官窯博物館。
市場上有一些帶“官”字款的瓷器明顯是贗品。宋代官窯瓷器沒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窯瓷器都是單色釉,另外,官窯瓷器只供使用,所以沒有“官”款是一般規(guī)律。五大窯中定窯有“官”字款,因為它是民窯,專為燒造瓷器,是應該有個標志的。鈞瓷多為花盆宋徽宗喜歡養(yǎng)花,建了一個大花園,花盆多用鈞窯。鈞窯瓷器的特點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紋路,叫做“蚯蚓紋”。這種紋路,后仿的瓷器很難做到。鈞窯瓷器上面的編號,從1到10號,1號大,10號小。而后仿的“鈞瓷”,其編號正與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