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濟元《荷花圖》
晏濟元?主張“學古敵古,創(chuàng)新破新”。一方面要繼承傳統(tǒng),打牢根基,另一方面要和古人“為敵”,前人。在自己的“畫齡”里,晏濟元一直嘗試“以古人為師,和古人為敵”。他青年時和張大千在上海聯(lián)手仿作古畫,落款書法專仿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瞞過了許多鑒賞名家,調侃了當時派別森嚴的上海畫壇。但他又不拘泥于古,了許多筆式,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
俞致貞《牡丹圖》
俞致貞《祝壽圖》
俞致貞,花鳥畫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
于非闇《牡丹》
于非闇《牡丹》
于非闇:我自幼即喜歡養(yǎng)花、鳥、蟲、魚,我也粗淺地學習過園藝學、鳥類學等知識,我對這些無論是各部的組織與解剖,無論是各自不同的習性與特征,由于特別地喜愛它們,我創(chuàng)作中的于非闇創(chuàng)作中的于非闇也就特別地熟習它們。這對于我學習花鳥畫,是一個有利的條件。我在二十三四歲時,業(yè)余從一位民間畫家王潤喧老師學習繪畫,他先令我代他制造顏料,他還教我養(yǎng)菊花、水仙,養(yǎng)蟋蟀、蟈蟈,我從他學畫不及兩年,制顏料學會了,養(yǎng)花、斗蟋蟀也學會了,繪畫他卻一筆未教。王老師是以畫蟈蟈、菊花的。他病到垂危,才把他描繪的稿子送給我,并且說:“你不要學我,你要學生物,你要學會使用工具?!蔽夷菚r還不大重視繪畫,只是喜歡玩蟲鳥花卉。但是我受到制顏料、養(yǎng)花和養(yǎng)蟲的教育,使我對生物的描繪,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