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2015年末實施供給側改革后,鋼材社會庫存量仍處于高位,推廣具有市場廣闊應用前景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和鋼結構住宅體系可以解決過剩產能,引導市場消費,推動鋼結構建筑在我國的大面積推廣和使用。
從上表可以發(fā)現(xiàn),近年來完成產量超過5萬噸、10萬噸、30萬噸的鋼結構企業(yè)數(shù)量不斷在增加,說明我國建筑用鋼量在逐年增加。對去掉社會上鋼材庫存有一定幫助。
因此我們認為,在政策和自身特性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體系在農村大有可為。其次在PC結構豎向套筒灌漿技術尚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下,城市也應該適當增加鋼結構公共建筑和住宅的比例。
(1)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體系案例一
大部分裝配式建筑造價較現(xiàn)澆高,根據(jù)《裝配式建筑綜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論文中的沈陽某項目實例測算,如果考慮一定運費,目前裝配式建筑(以PC為例)造出現(xiàn)澆20%左右。該項目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其中1號為裝配式建筑,基礎至3層采用現(xiàn)澆式,4~17層為裝配式;3號樓為純現(xiàn)澆建筑。裝配式建筑在土建部分,尤其是豎向構件方面造價較現(xiàn)澆高,大部分來源于豎向鋼筋連接的成本、預制外墻與現(xiàn)澆構件連接處的成本增加。
七、未來裝配式可能在哪些區(qū)域發(fā)展較好??
辦公廳《關于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強調“要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推進地區(qū),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qū),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qū),因地制宜發(fā)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xiàn)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筑?!苯刂?017年末,中國城區(qū)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共有27城,且多集中于大城市群內。其中,9城位于長三角,3城在珠三角,2城在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