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賓陽中洞(北魏中期)
賓陽中洞,被稱為窟。這里是北魏玄武帝為他的父親孝文帝所開鑿的功德窟。從公元500年到523年,根據(jù)史料記載,此窟共計使用人工802366人天。也就是說當年在這么一個洞窟中,每天同時有90多人在工作,這樣持續(xù)了24年。
賓陽中洞的石刻呈現(xiàn)出大氣的細膩精美。究其原因,還要從材料本身考慮。龍門石窟的山體,其石質屬于寒武系石灰?guī)r和白云巖,這里的石料非常的細膩,其密度較云岡的變質巖高,但硬度較云岡低。所以特別適宜雕刻精細的花紋,而且又不容易風化。
于是,經(jīng)過能工巧匠的辛苦勞動,結合著中原傳統(tǒng)工藝留下來的雕刻技術,這些巖石被雕刻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栩栩如生的佛像。
其實這個窟還有歷史上美的一套帝后禮佛圖,可惜外國人收購時,被砸碎了。原址只剩盜鑿后的石坑,現(xiàn)在也不知道真跡怎么樣了。據(jù)說實在太碎,根本沒法復原,琉璃廠的師傅弄了套假的,賣給美國博物館,反正是毀了。
明晚期 釋迦牟尼佛
尺寸 高153cm
保利(廈門)
此尊迦牟尼佛坐像為一尊典型的明代中原銅佛造像,高153厘米,尺寸,氣勢撼人。釋迦牟尼結全跏趺端坐,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是釋迦牟尼經(jīng)過六年苦修,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標準成道像。其頭飾螺發(fā),排列密集,發(fā)正中有碩大的髻珠,是宋元以來中原漢傳佛教常見的裝飾形式。面相方圓端莊,眉間白毫,鼻梁挺拔,眼瞼低垂,目光下斂,似俯視眾生,神態(tài)慈祥柔和,具有典型的明代漢地造像面相特征。袒露前胸,上著雙領式通肩式大衣,下身著高束腰僧裙,腰間束帶并打結,頗具裝飾意味。衣緣處鏨刻精美的纏枝蓮花,紋樣清晰精美,顯示出當時匠人運用高超的寫實技法。衣褶布排有序,衣紋流暢自如,厚重寫實,極富質感,繼承了漢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劃的傳統(tǒng)。高大蓮臺,雙層覆式蓮花瓣,瓣葉飽滿規(guī)整,挺拔有力,時代特征明顯。
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立像
尺寸 高18cm
北京保利
此尊銅鎏金釋迦牟尼造像銅質鎏金,銹色自然。身材比例舒展,體態(tài)豐腴厚實,神情莊重慈祥。波浪紋發(fā)髻高聳,臉龐寬厚飽滿,五官清晰明了,寬弧形眉,細目,直鼻,大耳垂肩,下顎內收,頸部豐滿呈三道褶皺。著通肩大衣,衣著緊貼身軀,如濕衣貼體,薄透感強,胸前衣紋和雙腿正面衣紋均呈數(shù)道U形平行分布,齊整流暢,富于層次。右手上舉,撐心向外結無畏印,左手下垂,掌心向下施與愿印,赤足立于臺基之上。
造像整體雄渾偉岸,五官豐滿,為典型盛唐風格。細觀,佛像頸部肌紋和濕衣貼體,具有西域造像的特點;其造型一改小卷羅發(fā)為健陀羅式波浪紋發(fā)髻,五官立體感減弱,更符合唐代的審美傾向,造型更加飽滿壯碩,給人以波瀾壯闊,雄渾偉岸之感,佛像之雕塑美感得到了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的工藝水平。可見此尊造像,不僅繼承了西域佛像的精髓,又融合了唐代先人自己的理解,才使得本品具有特的藝術氣韻。因銅貴重,傳世可見唐代造像尺寸皆無碩大者,高度多在5-15公分左右為宜,而此像高度近20公分,且其身紫色鎏金,金色完好,燦爛雅麗,鑄造,一絲不茍,堪稱盛唐造像的之作。
明早期? 藥師佛
尺寸 高68.5cm
中貿圣佳
藥師佛全跏趺坐,坐下為高臺多層大仰蓮花座,蓮瓣形制飽滿,層層錯落分布,襯托出佛陀的莊嚴與神圣。藥師佛頭飾螺發(fā),肉髻高聳,頂飾髻珠,象征菩提智能。面形方圓,額際寬廣,彎眉低瞼,法相慈和。身軀挺拔,雙肩寬闊,肌肉健碩飽滿,富有力度。身著袒右肩袈裟,上身袒露,胸前鐫刻“萬”字符,右肩反搭袈裟裙角,內著高腰束裙,袈裟衣緣以陰線刻畫花卉蓮紋,衣紋流暢寫實,極富立體感。所著袈裟為分條框狀百衲式,類似元代佛教繪畫,如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所藏“14世紀阿彌陀佛”畫像及帶有明確紀年款的“1301年木刻雕版佛經(jīng)”中佛祖所著袈裟即為此種式樣。其左手置于臍前結禪定印,右手仰置右膝持訶梨勒,雙手鑄造精巧,手指修長纖細,十分生動柔和。
明中期 金漆木雕釋迦牟尼佛坐像
尺寸 高34cm
北京保利
此尊釋迦牟尼佛面龐扁平飽滿、神情沉靜內斂,雙耳垂肩,螺發(fā)高髻,頭頂寶珠,雙手結禪定印于腹前,結跏趺坐于蓮座之上,法相飽滿,福慧具足。佛陀眼簾低垂,雙目微合,仿若俯視世間萬象,庇護云云眾生,不僅神情內斂,更體現(xiàn)出一份禪定后特別的自在與安詳。迦裟繞體搭于右肩,下著高束腰僧裙,為中原造像典型裝束型式。其面龐寬闊飽滿,頭頂寶珠以及裝束樣式皆為典型明代中原造像之特點。釋迦牟尼像以木雕成,線條利落清晰,清楚表達了衣物在身上所產(chǎn)生的立體感、皺折感,乃至柔軟厚重的質感。造像表面漆金,色澤黃澄寶光內斂,典雅之中不失燦爛,品級之高可見一斑。整體體量大,比例均勻,結構合理,雙臂圓潤,腰圍纖細。身著袈裟,邊褶寬大,復雜繁密的衣褶生動地表現(xiàn)了衣服的質感。雕刻手法簡約,造型規(guī)整,線條流暢,優(yōu)雅生動。
明 銅鎏金觀音佛
尺寸 高21.5cm
北京保利
該銅鎏金佛坐像長眉細目,鼻梁高直,嘴角內收,面相豐滿,神態(tài)莊重。頭戴寶冠,寶冠正中有一小佛坐像。身著袈裟,胸前的項飾繁復華麗。佛像結跏趺坐,右手上舉,左手結定印放于腰間,整體造型莊重肅穆。此佛坐像裝飾精美,工藝,金色,甚為難得,實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