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茶花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茶花(學(xué)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cè)2片近圓形,幾離生,長2厘米,外面有毛,內(nèi)側(cè)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nèi)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蒴果圓球形,直徑2.5-3厘米,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3丬裂開,果丬厚木質(zhì)?;ㄆ?-4月。培育品種茶花的花期較長,一般從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終花,盛花期1-3月份。
干美枝青葉秀,花色艷麗多彩,花型秀美多樣,花姿優(yōu)雅多態(tài),氣味芬芳襲人,品種繁多,花大多數(shù)為紅色或淡紅色,亦有白色,多為重瓣。
茶花懼風(fēng)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xiàn)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huán)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qū)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扦插:此方法簡便,扦插時間以9月間為適宜,春季亦可。選擇生長良好,半木質(zhì)化枝條,除去基部葉片,保留上部3片葉,用利刀切成斜口,立即將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鐘,曬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澆水40天左右傷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激素處理后扦插比不用激素的提早2-3個月出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也比沙床快得多。
葉插:葉插法茶花繁殖一般采用枝條扦插繁殖,但有些名貴品種由于受枝條來源的限制,或考慮到取材后會影響其樹形,所以也采用葉插法。以山泥作扦插基質(zhì),可拌入1/3的河沙,以利通氣排水,基質(zhì)盛在瓦盆中,然后進行盆插。葉插好在雨季進行,取一年生葉片作葉插材料,太老不易生根,過嫩容易腐爛。插入土中約2厘米,插后壓緊土壤,澆足水,然后放在陰涼通風(fēng)的地方。一般3個月可以發(fā)根,第二年春可以發(fā)芽抽枝。
樹接:茶花是屬于較難成活的植物,茶花的繁殖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嫁接是常用的。嫁接繁殖茶花有許多好處:可以保持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能加快植株生長,使其迅速成型,并能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節(jié)省穗條,特別是對那些穗條來源少的品種,尤為重要;油茶樹嫁接茶花技術(shù):嫁接時間以6至7月間為宜,此時茶花接穗新梢葉片已展開,且氣溫較高,嫁接傷口愈合快,成活率高。嫁接方法是利用枝接法中的切接法。由于嫁接的部位較高,常稱為”高接換頭”。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發(fā)育快,應(yīng)每周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開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礬肥水為好,忌施濃肥。一般春季萌芽后,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鉀肥,初秋可停肥1個月左右,花前再施礬肥水,開花時再施磷、鉀肥,使花大色艷,花期長。
———— 認(rèn)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