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紫薇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花色玫紅、大紅、深粉紅、淡紅色或紫色、白色,直徑3-4厘米,常組成7-20厘米的頂生圓錐花序;花梗長3-15毫米,中軸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長7-10毫米,外面平滑無棱,但鮮時萼筒有微突起短棱,兩面無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無附屬體;花瓣6,皺縮,長12-20毫米,具長爪;雄蕊36-42,外面6枚著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長得多;子房3-6室,無毛。
蒴果橢圓狀球形或闊橢圓形,長1-1.3厘米,幼時綠色至黃色,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室背開裂;種子有翅,長約8毫米?;ㄆ?-9月,果期9-12月。
紫薇其喜暖濕氣候,喜光,略耐陰,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好生于略有濕氣之地,亦耐干旱,忌澇,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性喜溫暖,而能抗寒,萌蘗性強。
紫薇常用繁殖方法為播種和扦插兩種方法,其中扦插方法更好,扦插與播種相比成活率更高,植株的開花更早,成株快,而且苗木的生產(chǎn)量也較高。
種子采集:紫薇花期為6-9月,花期較長,花果并存,結果先后有序,可在9~11月間,當蒴果由青轉褐,個別開始微開裂時采下果序,收集果序基部已成熟的蒴果,去掉果皮,將種子晾曬后放人容器儲藏,存放位置要通風干燥,儲藏時間至次年3月份。
整地作床:紫薇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能較強,耐干旱和寒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栽植在深厚肥沃疏松,土質(zhì)呈微酸、酸性砂質(zhì)土壤中生長好。將苗床泥土鋤松,播種溝按照寬20~25cm,深約2~3cm的規(guī)格進行處理。
嫩枝扦插:嫩枝扦插一般在7~8月進行,此時新枝生長旺盛,具活力,此時扦插成活率高。選擇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剪成10cm左右長的插穗,枝條上端保留2-3片葉子。扦插深度約為8cm,插后灌透水,為保濕保溫在苗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搭建遮陰網(wǎng)進行遮陰,一般在15-20天左右便可生根,將薄膜去掉,保留遮陰網(wǎng),在生長期適當澆水,當年枝條可達到70cm,成活率高。
壓條繁殖:壓條繁殖在紫薇的整個生長季節(jié)都可進行,以春季3-4月較好。
分株繁殖:早春3月將紫薇根際萌發(fā)的萌蘗與母株分離,另行栽植,澆足水即可成活。
嫁接繁殖:在每年春季紫薇枝條萌芽前,選擇粗壯的實生苗作砧木,先在砧木靠外圍部分縱劈一刀(深3~4cm),劈縫須從樹心切下;再取長5~8em帶2-3個芽的接穗,在其基部兩側削成3-4cm的楔形。接穗外側比內(nèi)側稍厚。將接穗稍厚的一面放外面插入砧木劈口對準形成層,然后用塑料薄膜將整個穗條枝全部包扎好,露出芽頭。此法可在同一砧木上分層嫁接不同顏色的枝條,形成一樹多色。嫁接2~3個月后解膜,此時穗頭長可達50~80cm,應及時將枝頭剪短,以免遭風折斷,并可培養(yǎng)粗壯枝,此培育法成活率達98%以上。
鄢陵縣澳森花木基地 5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