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梨樹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梨樹苗種植給大家介紹下梨樹在各個生長時期的的修剪方法,希望能對種植朋友們有所幫助。
1、幼齡期:除按整形要求培養(yǎng)各級骨干枝外,其余枝條要掌握少疏多留,以盡量擴大結(jié)果部位。同時培養(yǎng)大、中、小各類結(jié)果技組。培養(yǎng)結(jié)果技組時,首年對生長枝留4-6芽(中國梨)或留6-8芽(洋梨)短截,來年對先端長枝去強留弱,后部即能形成短枝花芽開花結(jié)果。對所留長枝繼續(xù)留4-6芽或6-8芽短截,即可形成良好的結(jié)果枝組。對生長勢強,花芽較難形成的品種,宜采用先放后縮的方法培養(yǎng)技組。枝條經(jīng)長放后,生長勢轉(zhuǎn)緩,待后部形成花芽后,再進行回縮或短截。
2、初果期:樹形已基本形成,此時應對中間干落頭開心,控制樹高并改善上層光照條件。同時逐步清理各類輔養(yǎng)枝。
3、盛果期:為穩(wěn)定產(chǎn)量,單株或單位面積上每年應保持一定的總枝量,其中長枝應占10%-15%,并在樹冠內(nèi)外分布均勻。當枝組上果枝較多時,除適當回縮外,可按預備枝與結(jié)果枝(2-3):1的比例剪留果枝。做到大年樹重剪長、中果枝,留作預備枝,同時輕剪生長枝促使成花,小年樹基本不剪果枝,并充分利用中、長果枝和膠花芽枝結(jié)果,同時重剪生長枝,促使來年生長新梢而少形成花芽,減少大年的成花量。當骨干膏角度開張過大,致枝頭下垂或大、中型枝組結(jié)果部位外移嚴重,后部光禿時,要及時回縮疏枝,抑前促后,使更新復壯,維持樹勢,延長盛果年限。
4、衰老期:梨樹內(nèi)膛容易發(fā)生徒長技,可用來形成新樹冠,繼續(xù)結(jié)果。缺乏適當?shù)耐介L枝時,可選骨干枝的適當部位進行露骨更新、剪鋸口下應留角度適宜的枝,加以短截,其下枝條也相應地進行短截,以提高復壯能力。梨隱芽壽命長,數(shù)量多,樹冠更新的效果好。
三、建園
無論平地、丘陵、山區(qū)、河灘都可發(fā)展梨園.但應考慮運輸條件,有利于灌溉的條件等。果園地址選定后,應結(jié)合地形、地勢、道路、渠道和防護林等,將果園按30一150畝不等劃分為若干小區(qū)。丘陵坡地,小區(qū)長邊盡可能與等交線平行,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管理。
梨樹從苗木落葉后至發(fā)芽前都可栽種,根據(jù)不同地形、地塊確定種植密度,為了早期高產(chǎn).好采取計劃密植,目前推廣的株行距為2m x 3m或3m x 3m,
種植技術(shù):①按株行距挖穴,一般沙質(zhì)土,穴寬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寬80cm,深40一50cm即可。先放人至30一40cm左右的稻草、枝條或綠肥枝、桿等,并將表土加人踏緊,再施有機肥(豬、牛糞)50一80kg或碧糠雞糞(20kg)或純雞糞(10kg)需腐熟,并加鈣鎂磷肥1-2kg(堿性土壤可用過磷酸鈣)與土混合填人.做成饅頭形。②種植前需將梨苗粗根剪栽2-3cm,促進新根發(fā)生,嫁接處薄膜需解除,以免影響主桿生長。③種植時嫁接口需露地面5-10cm,踏實根際土壤,立即澆足水。風n地帶,需設(shè)立支柱,防范倒伏。
四、改土施肥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樹增產(chǎn)技術(shù)中的基本措施,要想果樹增產(chǎn)、豐產(chǎn)、,從改良土壤著手。深翻改土一般在秋季果實采收后,到冬季落葉前進行,其方法有擴穴、全園深翻、隔行或間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為宜,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輪翻,1,3,5年在原穴的兩側(cè)開深80cm、寬50cm左右的深溝,2,4,6年在另兩側(cè)開深溝,結(jié)合施人基肥。
施人基肥標準,一般以100kg梨果少需有機肥(豬、羊廄肥))100kg,再混人2.25kg磷肥,有利于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提高。
除基肥外,在生長期還應適時追肥,一般要求施3次追肥;第1次花后肥,時間4月中下旬,促進枝葉生長,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第二次果實施大肥,時間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3次采后肥,時間8月下旬至9月中旬,增加葉色,延長葉片壽命,恢復樹勢。
根外追肥可結(jié)合噴藥施人適量氮、磷、鉀等肥,常用濃度尿素0.3%-0.5%(高溫0.2%-0.3%),過磷酸鈣0.5%,硫酸鉀0.3%-1%,磷酸二氫鉀0.2%-0.3%,此外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不能與農(nóng)藥混用)。
一、果園建立
(一)園地選擇。選擇交通方便、向陽性較好、離柏樹較遠的地方建園,梨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仍以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強、PH值在6—6.5左右的微酸性沙壤土好。
(二)果園改土。由于梨根系較淺,須根發(fā)達,所以應對土壤進行改土??刹捎猛陂L、寬、深各0.6米的定植坑,壓綠施基肥,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肥力。對于平地或粘性土,應每隔4行開40厘米寬、50厘米深的排水溝。
(三)育苗定植。
1、育苗。多用嫁接法,芽接或枝接均可。砧木主要是杜梨和豆梨,此外還有沙梨的種(杜梨抗旱耐濕,也耐鹽堿性土壤。豆梨耐澇抗旱,并抗腐爛病,在粘重土上生長良好,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用作砧木,唯幼苗期生長較慢。沙梨種耐濕、耐熱,抗旱力稍弱,幼苗前期生長快,是南方溫暖多雨地區(qū)的常用砧木。梨砧木實生苗前期生長較慢,而當年芽接時要求砧木粗度至少在0.6厘米以上。生產(chǎn)上可對砧木苗采取勤施肥水,適期摘心和噴布百萬分之五十(50npm)赤霉素溶液等措施,促進砧木苗加速增粗,以提高嫁接率。接穗可選擇適合我縣發(fā)展沙梨系統(tǒng)的特早熟、早熟品種(幸水等),早、中熟品種(如黃花、翠伏等)。同時根據(jù)授粉要求,選擇好授粉品種。授粉品種以20%-30%為宜,一般以黃花、新世紀、金水二號等作授粉樹。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間應能相互良好授粉。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