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邊坡綠化紫穗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護坡綠化 |
落葉與否 |
常綠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紫穗槐(學(xué)名:AmorphafruticosaLinn.)是豆科落葉灌木,高1-4米。枝褐色、被柔毛,后變無毛,葉互生,基部有線形托葉,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花萼被疏毛或幾無毛;旗瓣心形,紫色。莢果下垂,微彎曲,具小尖,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點?;?、果期5-10月。
紫穗槐原產(chǎn)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廣西、四川等省區(qū)均有栽培。紫穗槐系多年生優(yōu)良綠肥,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濕和輕度鹽堿土,又能固氮。葉量大且營養(yǎng)豐富,含大量粗蛋白、維生素等,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
中文名紫穗槐拼音zǐsuìhuái學(xué)名AmorphafruticosaLinn.別稱棉槐、椒條、棉條、穗花槐、紫翠槐、板條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綱原始花被亞綱目薔薇目亞目薔薇亞目科豆科亞科蝶形花亞科族紫穗槐族屬紫穗槐屬種紫穗槐分布區(qū)域原產(chǎn)美國東北部和東南部,中國命名者及年代Linn.,1753英文名falseindigobush。
穗狀花序常1至數(shù)個頂生和枝端腋生,長7-15厘米,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苞片長3-4毫米;花萼長2-3毫米,被疏毛或幾無毛,萼齒三角形,較萼筒短;旗瓣心形,紫色,無翼瓣和龍骨瓣;雄蕊10,下部合生成鞘,上部分裂,包于旗瓣之中,伸出花冠外。莢果下垂,長6-10毫米,寬2-3毫米,微彎曲,具小尖,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點。花、果期5-10月。
浸種法。播前用2份開水加1份涼水(水溫約60℃),倒入種子攪拌10-20秒,浸泡1晝夜,然后撈到袋里或筐內(nèi),用清水沖淋1-2次,以去掉鞣質(zhì)。浸泡過的種子放在溫暖處催芽,如氣溫高每天用涼水沖洗1-2次,經(jīng)過2-8天,種子露芽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浸泡1晝夜,用清水沖淋后直接播種。碾磨法。把種子倒在磨盤上攤平,厚4-5厘米,進行碾壓,使種皮破裂即可播種。
插條若紫穗槐種子不足時,可采用插條繁殖,春、秋兩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葉后選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條,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泥土中并壓實。注意使插條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須先澆水后扦插,插后要保持土壤濕潤。
分枝將定植3至4年的紫穗槐在萌動前挖出,分成2至3個根一叢,進行定根整地紫穗槐適宜播種期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選擇向陽、質(zhì)地疏松、排水良好、無碎石、雜草少、較肥沃、近中性壤土的地塊做苗床。
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齊苗。苗高5-6厘米時進行次間苗,去劣存優(yōu),并達到均勻分布;當(dāng)苗高10-1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間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畝育苗8萬株左右苗期管理定苗后,田間管理要抓好中耕除草和防止干旱。為了使苗生長粗壯,結(jié)合中耕除草,適當(dāng)施少量氮肥1次,如每畝用尿素5千克即可。
———— 認證資質(zhì) ————